在隧道工程中,某些隧道或隧道中的某些地段的地质情况较差,围岩较为破碎、裂隙十分发育且富含各种软弱夹层,再加上地下水丰富,这一系列的问题给隧道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,处理不慎就极易形成塌方。
超前注浆小导管施工设备及参数
1) 注浆设备。采用 ZYB-D( A) 液压注浆泵,电控系统主要由 主回路、电机控制回路、换向控制回路等组成。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1。
2) 注浆参数。
a. 水灰比采用 1∶ 1 单液水泥浆;
b. 注浆压力现 场多稳定在 1 MPa 左右,现场注浆过程记录也基本反映了围岩较 破碎的地质情况;
c. 注浆前先进行了现场试验,确定了上述注浆参 数;
d. 考虑到掌子面施工安全,在上一循环开挖后马上对掌子面实 行了砂浆喷护,确保后续小导管施工、支护施工等的安全性。
3) 隧道超前注浆小导管设计参数。
a. 超前小导管采用 φ42 mm,壁厚 3.5 mm 热轧无缝钢管,钢管前端呈尖锥状,尾部焊上φ6 加劲箍,管壁四周钻 8 mm 压浆孔,但尾部有 1 m 不设注 浆孔作为止浆段。承压端焊上钢箍,注浆孔沿孔壁呈梅花形布置;
b. 钢管长度 3.5 m,钢管中心间距为 20 cm ~ 30 cm;
c. 钢管沿 隧道开挖轮廓线上部布置,具体详见图 2,纵向近水平方向外插设 置,外插角 30°和 60°;
d. 纵向小导管沿水平方向进行搭接,搭接长 度不小于 120 cm。
超前注浆小导管的施工工艺
1) 小导管安装: 按照设计要求制作小导管,现场确定孔位并 进行钻孔施工,钻孔完成并进行检查后即可开始小导管的安装;
2) 注浆施工: 小导管安装完成后,进行堵孔,堵孔后先进行压水试 验,通过压水试验来寻找并扩充浆液的通路,进而确保浆液能够 注入需加固的松散体。压水试验后,把配置好的浆液加入注浆机,由下至上的顺序进行注浆施工,如遇串浆或跑浆则隔孔灌压。 注浆快结束时一般采用终压和注浆量双控制,单根管压力达到终 压标准( 注浆量不少于 80% ) 或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无漏浆现 象。注浆时,对每根小导管应有序地一次注浆到位,否则每根管 的注浆液互相干扰,易形成堵管,影响注浆效果;
3) 注浆后检查: 注浆完成后,必须待浆液达到固结时间后,方可进行下一循环的 开挖施工,在开挖过程中注意检查浆液渗透和上部破碎围岩的固 结情况。
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的支护方式,通过注 浆先对围岩进行加固,提高围岩的整体性,同时由于小导管管径 大,布置同样数量的小导管比锚杆更容易防止施工期间小的“掉 块”问题,可以有效的控制施工期间的安全。